找到相关内容147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观破尘与唯识破尘之同异

    二。皆为除众生之妄心,入不二之法门。本文即以此意而论述。  二、何谓“破尘”  所谓“破尘”者,就是说破除众生所执实有之外境,即山河大地一切眼见实有之法。因此“境”能使根产生分别而生识,有识即有妄想...由人法二空所显的诸法实性。由此三种自性而说明客观现象是虚妄现象而众生妄执为实有,这一切皆为妄心所现。如果能息灭此妄心,则悟一切法空,而证人法二空境界,即是圆成实性。  唯识之思想重在破境,认为心本无生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1746716.html
  • 修学戒定慧的重要性

    修学戒定慧的重要性   徐恒志  为了息灭贪、慎、痴,必须勤修戒、定、慧。由於我们无始以来染着了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、恶见等见思烦恼,终日迷妄颠倒,妄心流注,如水漏泄,以致长期以来生死流转,未能出离。如果我们能精进修学“三无漏学”,使烦恼妄心逐步由伏而断,便能踏上解脱之路,而不漏落於生死。而且只有学戒持戒,得定开慧,才能透过现象,看清本质,开悟无常无我、缘起性空的道理,树立起佛教的宇宙观和人生观;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0968689.html
  • 现代人为什么活得那么累?

    好多了,为什么还要喊累?分析原因,是人们的生存态度发生了变化,现代人的需求大大超过了他们的父辈。 为什么我们会有那么多需求呢?用佛法的观点看,就是妄心的作用。现代人的需求几乎是古人的百千倍,是否因此就比古代人活得开心呢?其实未必。在妄心的层面,往往会将需求被满足所产生快感当做快乐本身。当一种需求产生时,就想方设法地创造条件满足它。问题是,这种满足程度是变化的,就像身体会对经常使用的药物产生耐药性一样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02876000.html
  • 与一个失恋者的问答

    缘与在缘起时,动的种子,在分别心是否深浅。如很深,就会造成,想放下也放不下,这就是吸烟,吸毒,邪淫等造成上瘾的原因,主要来自放逸,发泄与享受;对分别心的尺度的影响 ,造成妄心的习气的加重。 某师兄 :...,但不根治,同时也是舍本求末,当然我也诵咒,但拿他当作修行的助缘,罪从心起,将心忏,只能修正错误妄心,才可以根治;否则放逸,发泄与享受,同时却靠外来东西,让自己不受因果,哈哈,痴人说梦。 某师兄:持戒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2500783232.html
  • 《首楞严经》的禅道智慧二、《首楞严经》的禅道智慧

    ,“具足万行”,“有三摩提。名大佛顶首楞严经王,具足万行,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。”它既是一切众生的本性,也是宇宙人生的本体。为了更清楚地显示真心,故假立一妄心相对:“当知一切众生,从无始来。生死相续,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。”所谓妄心,即识心、分别心、即意识,将此心作为真心,即是妄。以攀缘心为自性,乃无始生死的根本。一般人以妄心为真心,这样,真心就被遮蔽,就会轮转于生死而不息。  真心与妄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0252759.html
  • 黄念祖谈学佛正见

    没有两样,所以不是异。   我们在妄心阶段的时候,阿赖耶识就不断不常,所以我们不说灵魂。人死了,灵魂老是这样,就是常见。人死如灯灭,就是断见。我们阿赖耶识不落断常,「非断非常,相似相续」,这八个字在...最大?舍见!所谓「舍身容易舍见难」,我们要把下面这些见舍掉,换成上面这些见,那就殊胜了。   (问:「自心所现」的自心是什么心?)你说是妄心所现可以。但是妄心是什么?妄心就是真心所现,说到根本还是真心...

    黄念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0654712.html
  • 禅心絮语

    山中贼易,去心中贼难。擒贼先擒王,只要擒到了贼王,众贼就容易降伏,就有办法降伏了。  如何去擒贼王呢?那就慢慢说了。  为什么大家打坐不易得到轻安自在?就是因为我们用妄心去求妄心,如前面所讲,头上安头...先学其威仪嘛!有一定的意义。  有一个东西能升天,能下地,这个东西是什么呢?就是心。是妄心也是真心,转过来妄心就是真心,觉妄即真,不必去妄求真。头上安头。  打坐根本就是调心法门,所以打坐的时候,百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5143964.html
  • 学佛无他唯求见性,欲求见性必须观心

    观照,妄想纷飞、思虑万千,你反而习以为常,不觉得乱,这怎么能行啊?所以要警觉,要看好它。真心、妄心,你要弄清。观照之心,还是妄心,因为这也是起心动念。没有真心,就不会生起这个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、是真心的妙用。正用的时候,即正观心的时候,不要分别它是真心、妄心。用到妄心不动的时候,能观之心、所观之念,就会一时脱落,那就“能所双亡”了,能观之心、所观之念都没有了。若不观照,就不会能所双亡,就不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656523.html
  • 孤山智圆的理具唯心思想及其对知礼之反批

    所以诸法亦具一切法遍一切法。山家所强调的是就妄心就事来掌握理,且视山外之心偏重于理,是属偏真清净真如,是别教思想,非天台圆教思想。山家对山外之心的理解,并不确实的,基本上,山外是透过心来把握理体,并非视心只是理而非事、妄心。再者山外所谓的唯心,是集中就心来论教理观行,从诸法寂灭而言,无法可说,所有生灭万象皆不外于心,因妄想分别而有,故就唯心而论诸法。因此,我们可以看出山家对山外之批评——视心为理及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5181707.html
  • 永明延寿的心性论

    ldquo;照万法如镜”。   (二)真心与妄心,真妄交彻,即众生是佛   中国佛教界在南北朝之后很重视对心性问题的探讨,大体上将大乘佛教所说的“心”分为两种。《大乘...本体;生灭是“揽理成事门”,不坏理而成事相。从基本意义上说,前者即为真心,后者相当于妄心。在两者的关系中,后者摄于前者,因为“生灭起必赖于真”的缘故。 ...

    杨曾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4045822.html